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完了,我的超级农场瞒不住了 > 第二十章 秋收

第二十章 秋收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家的田,哪有不来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说完,直接下地。

    对于农场的孩子来说,割稻子真不算啥新鲜事。

    小一点的,会跟在后头拾麦穗,稍微长大一些了,负责将大人们割好的稻谷抱到打谷机边上,小学六年级,就能拿镰刀了。

    谢必安左手无名指上还有道一厘米多长的伤疤,小时候不熟练,镰刀剌的。

    稻田里的水前段时间已经放完了,经过这段时间的暴晒,早已不再泥泞。

    相比于老爸他们,谢必安速度慢不少。

    可别小看了稻叶,看着柔软不比,风一吹,随风摆动,实际上,可是利器。

    稍稍不小心,手背便会被划伤,留下一道红色的印记。

    也不出血,可出汗之后,又痒又疼,挺难受的。

    刚开始,谢必安就被划了两道,在衣服上擦了擦,也不在意,继续劳动。

    四亩来地,不算大,一天绝对能完成,所以大伙也不着急。

    谢必安还是有些吃不消。

    此时腰酸的不行,背后已经被汗水湿透,脸上也被划了几道,在汗水的浸泡下,很不好受。

    不过,经验值刷刷地给着,体力劳动,系统不吝啬。

    老谢和另外一位大叔在空地上铺好一大片的塑料薄膜,脱粒机被抬了出来。

    脚一踩,轮毂翻转,将一把水稻放在上头,稻谷脱落,这是第一道工序,后边还有其他的活儿。

    十点多,老妈拿着个大桶来到田边。

    “休息一会吧,我熬的绿豆汤,过来喝点,解解暑。”

    谢必安如释重负,走路都稍显不便,这活,真不算轻松。

    老谢他们几个谈笑风生,这点活儿算不上什么。

    田埂边没有大树,不过已经借来了两把太阳伞,除了解暑的绿豆汤,还有肉饼。

    对于吃,农村向来都不吝啬。

    谢必安没啥胃口,根本吃不下,只是在不停地喝水。

    “没事吧?”巴掌大的肉饼,刘栋一口气吃了仨。

    “有事。”谢必安看着手背上的红印:“咋以前没感觉割稻子原来这么累呢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没习惯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也几年没干农活了?”谢必安看着好友,他一点特别反应都没有。

    刘栋笑了笑:“部队偶尔也会帮忙干农活,再说训练并不轻松。”

    休息了一会,几人再次下地。

    谢必安换了个工作,使镰刀一般,那就负责打包。

    金黄色的稻谷散落在塑料薄膜上,拿着簸箕聚成一堆,装进蛇皮袋里。

    他还记得小时候,还没有脱粒机,用的是梯形的木头箱子,上大下小,双手拿着稻谷,不停地敲击,田间随处可闻嘭嘭嘭的响声。

    人多力量大。

    中午还休息了一会,到了下午四点不到,四亩来地的水稻全部收割打包完成。

    几十袋的稻谷堆积在客厅,传来特有的清香。

    老爸老妈脸上的表情很是满足,粮食丰收,一年的劳动有了回报。

    其中一部分,会撵成米,自己吃,剩下的则是拿来喂鸡喂鸭。

    洗了个澡,没有汗水的刺激,身上的划痕也不痒了,整个人清清爽爽。

    老谢直到六点多才回来,随他而来的还有几位帮忙的大叔。

    饭桌上的菜肴和过年差不多。

    营养丰富的排骨炖茶树菇汤,富含胶原蛋白的猪脚,香辣可口的五花肉炒青椒,当然也少不了下酒的田螺,花生米等,摆了满满一桌。

    早已冰镇好的啤酒,让汉子们喜笑颜开。

    杯子用不上,都是大碗,吨吨吨倒了一碗,先喝一个。

    冰凉的啤酒顺着食道到了胃里,谢必安都忍不住轻轻呻吟。

    小时候不能理解,啤酒有什么好喝的,为啥老爸那么喜欢,这会,终于能感受到,原来啤酒,也能用香甜来形容。

    老谢家的地基本是全村最后的稻田。

    对于在座的几人而言,一年中最轻松的时候即将到来。

    有些人会选择打打零工,趁着离过年还有段时间,多赚点钱,有些人,则是享受生活,为明年开春做准备。

    老谢顺便提出,过几天要在鱼塘边上盖钓台,让几人互相知会一下,愿意的就过来。

    能在家门口赚钱,基本没人会拒绝,很痛快地都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最先被吃完的是空心菜,大伙倒是没往食材上想,不停地夸奖老妈手艺好,一个普通的青菜,居然做的如此可口。

    冰箱容量有限,十几瓶啤酒不到半小时就被喝光。

    好在老妈早有准备,将剩余的放在水里也能取得一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